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访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源总部谢金坤总经理

人才市场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经过多年的发展,申银万国自己的企业文化。谢金坤说:"在申银万国员工的心目中,证券是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事业,投身其中,不仅意味着高风险、高强度,更意味着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完善的价值体现。在这里,员工无私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奉献给公司,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公司自觉地把自己的发展融入整个证券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任重道远,义无反顾。” 
     
     
     
    加强培训,培养适应国内市场的专业人才 
     
     
    随着中国“入世”,申银万国的管理层清醒地看到,金融证券业已进入"知识密集型”行业。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要逐步进入中国,金融证券竞争将日趋激烈。申银万国要立足国内市场,和国际金融大鳄抗衡,抓紧培养熟悉国际证券市场的高级管理人员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安排员工赴境外培训。谢金坤说:"去国外培训,可以边学习,边工作,看看国外的同行是怎么工作的。” 
     
    选送优秀业务骨干赴境外(欧美、日本、韩国、香港等)接受短期培训;公司自行组团,50余人分七批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香港等地进行培训、交流、考察;每年选送10名业务骨干到境外接受中长期业务培训或攻读MBA学位。 
     
    其次,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申银万国共有部门经理级干部400多名,大多是分管一方的干部。去年,申银万国举办的四期经理培训班,共有140名干部参加。通过培训,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其三,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随着公司人员结构的调整,近年来,申银万国新增不少员工'入门’培训,目的是强化他们的法制法规意识,因为年轻人最易在这方面栽跟头。”2000年,人力资源总部在公司本部举办两期新员工培训班,在上海以外地区举办三期新员工培训班,近200名新员工接受了法制法规教育。 
     
    随着国内证券业的发展,一些新职位正在涌现。"国外已有职业证券经纪人,国内尚无相应的资格认证。为与国际接轨,我们要尽快推出自己的证券经纪人,建立公司经纪人队伍。”近年来,申银万国四期证券经纪人培训班,目前已有4000多名员工取得公司内部颁发的经纪岗位资格证书。 
     
    最近,证监会要求证券从业者必须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申银万国迅速与上海高校合办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辅导班,目前已有近2000名员工参加辅导培训。 
     
    谢金坤说,进入新世纪,人力资源总部提出了新的培训工作设想:加大赴境外培训力度,加大对业务骨干培训力度,加大对业务骨干培训力度,加大培训费用投入。同时编篡业务培训教材,组建公司培训网页,完善网上培训方式,引进境外培训内容等。 
     
     
    压缩与扩展,实施战略性的人员结构调整 
     
     
    谢金坤说:"申银万国是老券商。由于建立时间早,人员总体水准不高,这也是国内老金融机构的一个通病。要保持领先地们,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人员结构调整,离不开"优胜劣汰”。从1996年至今,申银万国自然流失和淘汰的人员约有300余人,同时,公司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近几年共引进350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初步实现了"在控制人员总量的同时提高人员质量”的目标。 
     
    在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电脑化程度不高,手工操作多,从而导致证券公司人员数量过于庞大、臃肿。比如,国外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规模很小,只有几个工作人员,而申银万国的一些营业部则有40多人,相当于一家小公司。经过近两年的"压缩”,目前已基本控制在20人左右。 
     
    再如证券公司股票交易员,即大家熟悉的"红马甲”,曾经一度"辉煌”,吸引了无数青年。随着证券市场"无形席位”的出现,尤其是自助委托、电话委托、网上交易委托等交易形式的啬,"红马甲”面临着着大批下岗的局面。对此,谢金坤说:"红马甲以手工操作为主,中专学历者较多。申银万国曾拥有400余名红马甲,我们不能将他们完全推向社会,而是对他们强化转岗培训、提高技能,通过内部交流安排到别的部门的,从事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或管理工作。当然,对确实不能适应转岗要求的,只能让其‘流失’。” 
     
    压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地扩展。一些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业务部门正在申银万国迅速成长。比如投资银行,其从业人员从过去的40多人骤增至目前的100多人,且对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如申银万国的研究所,目前已拥有近百名专业人才,且多为硕士、博士。谢金坤说:"研究所不仅要为公司提供研究产品、研究服务,还要为上市公司、机构大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起到智囊团的作用。” 
     
     
    全方位、多角度引进人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应该说,凭申银万国的"牌子”,不愁招不到人。每年临近大学生毕业时,全国各高校毕业生的应聘信似雪片般飞来,更有些学生跑到公司自我推荐。但从人才优化的角度出发,谢金坤认为,要通过社会,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聘,以保证员工质量。 
     
    目前,申银万国已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员工总数近3000名,其中博士、硕士20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0%,平均年龄为30岁。可以说,年龄、学历结构梯度合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兼备。这支队伍由投资银行、经纪业务、投资咨询、国际业务、海外业务等各方面专家组成;其中既有中国证券市场的开创者,成绩卓著、经验丰富,也有大批后起之秀,富有朝气和创造力。 
     
    从今年的招聘计划看,列在第一位的不是金融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员,而是IT方面的人员。谢金坤屈指细细道来:"我们需能独立主持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开发项目经理、有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的系统分析员、能适应连续性工作的系统维护员。” 
     
    另外,对于国际业务人员、经纪客户经理、企业融资项目经理、高级研究分析员,申银万国也有一定的需求。如此看为,无论是经济、金融、管理专业,还是计算机、统计、营销、公关、广告或文史专业,申银成国正在人才储备方面做到"面面俱到”。 
     
    展望新世纪的到来,申银万国人力资源总部提出了新的口号——追求卓越。谢金坤解释道:“追求卓越,意味首申银万国希望达到人才与事业共同成长、效益与效率同步增长、发展与规范并重这样一种完美境界,努力实现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业绩一流的目标;追求卓越,意味着每一个申银万国员工崇尚出类拔萃,摒弃碌碌无为,以非凡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挑战未来,超越自我,让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变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