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润滑剂和万能胶之间
人力资源经理就好比润滑剂,他能使企业更和谐、高效的运转;人力资源经理又好比万能胶,他有顽强的亲和力,使大家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够抱成一团,齐心协力向前看。否则,他不是一个好经理。
然而,在现实中,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往往不是那么明确的,界限分明的,它往往是什么都搀和,结果什么都搞的不那么到位。
比如,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是位比较内向的男同志,你交给他工程,他努力能把活干好,但是就不能容忍别人的挑三拣四。往往是表面上和和气气的,暗地里怄气,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员工反应到人力资源部,该怎么办?我高中大学学的是都是文科,对技术性的问题不是那么感冒,但是又不得不去交流、沟通。这位老兄又只对技术性的问题感兴趣,我只好对我们的技术进行了一次恶补。于是,我找到他,以请教问题的姿态出现,开始他不太理我,因为他顽固地认为我请教了也没有用,是对牛弹琴,我一看事儿要黄了,有负大家的重托了,于是,我就把我学的东西见缝插针的往上搬,他也来了兴趣,因为我也看了些最新的电气杂志,对事物发展的趋向前景等有了了解。这让他有点惊讶。然后,我就逐步把话题不失时机的引导大家的行为关系上。这次沟通很成功,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的部门气氛也有了较大的改观。我深刻的体会到,人力资源经理如果对本行业的现状、动向以及基本的技术不了解的话,仅仅是一个和事佬,和稀泥,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的话,那是没有办法服人的,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但是,人力资源经理又不单单是一个润滑剂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大家兴致盎然地干活出活出好活,即使是在艰难的情况下。高的津贴福利薪金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方面是乏力的。那么,它是什么哪?现在大家都比较推崇集体旅游和举办一些文体活动,都认为这一招是比较好的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在一个相对短得时间里,集体来个新马泰或澳日韩游,又是不太现实的,那只好去近地儿,可是,这个近地儿往往又是这个去过,那个没去过的。那该怎么办?那只好少数服从多数,多宣传多发动。去了之后,大家喝点酒,吃点火烤羊什么的,好好放松放松也好,但是,大家往往是对老祖宗的那套玩意儿有莫名的兴趣,可能打牌去了,也很有可能玩玩钱的那种去了,也有可能吵起来或打起来了。所以,必要的三令五申,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是很必要的。
更多的时候,人力资源经理是个吹鼓手、发动机。当大家意志消沉的时候,要高吹喇叭,给大家打气;当大家高兴得浑了头的时候,要鸣笛。又好比马群前面那个拿草的人一样,既要走在马群的前面,又要不急不躁、心沉气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当个二三流的人力资源经理容易得很,但是,当个一流的人力资源经理真的很难,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