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人才科技教育
WTO人力资本粉墨登场
WTO之后,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决战的第一场战役,不是产品与市场上的拼杀,而是围绕人展开的,就是说竞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为什么会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认为,当今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核心技术,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拥有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是取胜的重要法宝。核心技术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技术标准,一个是市场标准。一个技术的技术性高、市场前景大,它一定是竞争力强的核心技术。谁拥有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竞争焦点的转化把人力资本推到与货币资本同样重要的地位,货币资本是被动资本,人力资本是主动资本,货币资本没有人力资本的推动难以运转,更不能保值,所以人们更看好人力资本。
WTO之后,国际金融业将大举挺进我国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行业,有资料表明,国际金融巨头们首先抢夺的不是我们的金融市场,而是瞄准了我国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行业里的7000多名业务骨干。如果我们的人力资本被轻易拉走,后果将不堪设想。魏杰强调,WTO之后,中国急需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全面研究,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进行迅速调整,与国际接轨,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WTO搭建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平台
WTO为推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调整带来了契机。按照国际大市场的需求,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都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入世后,我国服装、纺织、旅游、外贸、食品加工等服务行业的人力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而农业、机械、汽车等行业的人力需求则会明显减弱。人力资源主体转向服务业。
WTO为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共享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人力资源国际化后,我国企业赖以选人用人的范围更广了。随着外国投资者的不断涌入,世界优秀人才势必在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平台提升后更多地涌入我国,将带来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另一方面,我国入力资源将全面融入世界人力资源圈之中,我国的国际化人才也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国际舞台展示才华。
WTO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人才国际化后,中国企业有了更多更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推动着自身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国际化后,来自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将迫使中国企业把管理问题提升到关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继而转变观念,突破体制,营造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忧患意识,激发起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我国的国际化人才成长注入压力和动力。(方家平)
WTO启动中国教育市场
中国加入WTO,教育如何应对WTO的挑战?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全球化的市场,中国教育如何在这一新的游戏规则下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蒋国华教授。
冲击
WTO中有关“教育服务”的条款规定,除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均属教育服务范畴,明确规定所谓“教育服务”包括提供远程教育、提倡海外办学、鼓励出国留学和开展专业人才国际流活动等四项内容。这就是说,所有协定签署国都有权参与服务竞争、涉及各级各类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蒋国华认为,首先,WTO最核心部分是把教育的一部分看做产业,看做市场。除纯粹由国家办的院校,如军事院校以及一些由国家全资兴办的特殊行业的学校外,WTO对中国教育最大的挑战,首先是承认不承认教育产业,承认不承认教育市场的问题,然后则是中国教育市场开放的问题。
第二个挑战,可能是教师乃至学生的选择性、流动性、竞争性等,都将提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传统的教育跟现代教育之间的边缘领域,比如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即现代大教育的这一部分,本身就带有市场色彩,他们早就是按市场运作的,这些部分首当其冲,WTO会给他们带来机遇。
第四,WTO最大的挑战就是国际化,就是由经济全球化而来的科技、教育、文化的全球化这么一个趋势。我们是自己把国门打开的,我们是主动提出加入到WTO的游戏规则中的,由此,国家必然会积极应对,而这个“积极应对”中,必定或迟或早会包括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解放思想,早做准备,才能在外国教育资本、技术和管理的“进攻”面前不打被动仗。
第五,我们国家原来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机遇
WTO后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提高3个百分点。每年可增加约1200个就业机会。现在,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有4万多人,如果一个留学生学费2000美元,那就是8000多万美元。国内一个就业机会就算一年七八千元,那么来华一个留学生就可提供两个就业机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迅速发展着的科技、经济,正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许多年轻人。要想进入中国这个市场,就必须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学习语言和熟悉中国的经济、科技,乃至社会生活状况等。我国现在在校大学生约700万人,如果以来华留学生比例占全部在校生百分之一、之二、之三计算,我国就可吸纳留学生5万、10万、15万,甚至20万、30万。这将是一笔多大的外汇收入!
今年教育部带领各个高校到外国招留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去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经主动出击到日本、韩国招生。虽然我们科技水平有限,但是,由于我们有古老而博大的中国文化,还是会吸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事实上,有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愿意来研究中国的文化。这个市场要开发、开放,首先是主要在观念和思想上的解放。比如说,在吸收留学生政策上应更加开放。江苏省公安厅率先做出决定,南京市留学生可以住在老百姓家里,就是一个创新。还可以便于国民接近世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主动到国外去发扬光大。中国的中医药可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画、京剧等可以走出国门,在外国办学,与世界融合。可以说,末来中国的教育市场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