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上海才市蛇尾告终
2002年,上海才市以“蛇尾”告终。根据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发布的第四季度人才市场分析显示,近40万人次参加了去年最后三个月的人才招聘会,而招聘职位却不到7万个,供求比例近1:6,呈明显下降趋势。
职场常客原是中年求职者
沪上中年人如今比应届毕业生更渴求“出卖”自己。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求职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35岁之间,占求职人员总数的3/4,其中31-35岁之间的求职人数最多,占全部求职者的35%,26-30岁占26%,而应届生所处的21-25岁份额只有20%。求职人员中大学毕业生超过半数,占60%,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出31-35岁为人才的最佳年龄段,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外,在职人员占3/10,这也说明这一人群是上海人才市场最为活跃的部分。
人力资源专家针对此分析到,沪上中年人大多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以及固定的收入,对他们来说,“栖身”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挑战自己去迎接一个更高的岗位,发挥自己能力才是其目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会在职场中“急吼吼”地找定买家,而更喜欢挑跳拣拣,经过多方比较才敲定。所以,这些人才会成为不少招聘会的常客。而应届毕业生尽管人数众多,但心态不同,往往在几场专场招聘会后就会分流大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招聘偏向于“熟练工”,在对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的同时,也会许以更好的福利以及薪酬待遇,这也是对于吸引那些已经就职的中年求职者来前往招聘会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求职者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大专学历占39%,本科占36%,中专占18%,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人才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已渐渐降温,用人单位使用人才逐渐务实,开始注重工作能力。
营销岗位唯一求大于供
第四季度人才市场前十位的热门岗位分别为营销、IT、财会、行政人事、电子电气、工程设计、贸易、广告策划、物流管理、客户服务。前十位的热门岗位招聘人数占到市场招聘总人数的7/10。位居榜首的营销岗位占招聘总人数的13%,求人倍率为1.12,是前十个热门岗位中唯一求大于供的岗位,这种营销人员短缺的现象给培训市场提供了指导性的方向;IT行业的招聘比重为11.2%,供求比为0.61;广告策划基本上供求平衡;财会岗位的求人倍率为0.28,是前十个热门岗位中求人倍率最低的岗位,这也说明了财会岗位少,财会人员相对富余,岗位竞争激烈,就业较难的状况。从薪资方面看,工程设计岗位平均薪资最高,为5500元/月;位于三甲中的还有IT行业,月薪为5000元;贸易行业则为4500元。营销行业看似在十大行业中待遇最低,只有1500元/月,但由于其另有提成,因此也不能小窥。
计算机专业求职者最多
在第四季度人才市场各类人才择业需求排行榜上,计算机专业求职者最多,有12789人,行政管理紧随其后11345人,其次是电子通信、贸易、物流、机械、营销、金融、法律、医药化工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些许多人所学的热门专业到头来却被列入求职的困难专业似乎难以解释,不过其中计算机、电子通信、金融、法律等专业人才学历较高,基本上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如何争取高端学历以争取职场中的有利位置已经成为求职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物业管理成为了求职者中唯一没有本科以上人士“敲门”的岗位。有关人士就此分析认为,这个现状只能说明申城物业管理人员目前的素质不高。由于上海每年有数百万平方米小区住宅诞生,该行业实际上前景非常看好,对于一批高素质的求职者来说,做一个小区的“管家”在将来或许会成为很好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