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如何破除企业的“成长天花板”?(二)

粤港信息日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第三阶段 管理驱动

  成长到第三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创业者往往无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立组织、流程和规范,克服“无政府主义”或管理失控状态。 

  在采取了引进管理人才、整饬内部、建立职能部门、实行集权管理等措施之后,企业成功渡过了第一次危机,然而这一阶段可能发生两种危机。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管理层次的提高,这种功能型组织就会陷入第二次重大危机,即所谓的“专制危机”。这是由于企业刚刚渡过从无秩序的阶段开始加强管理的时期,由于还不能做到管理的收放有度而往往是“矫枉过正”,从而引发专制危机。为适应市场,企业又不得不实行分权,往往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但由于组织层次的增加,协调难度加大,企业会逐渐失去对事业部的控制,遭受到第三次重大危机,即所谓“控制危机”。 

  第四阶段 管理驱动II

  在这一阶段,通过加强中央控制,集中处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与投资等重大问题之后,各事业部处于掌握之下,但随之而来的是官僚制的滋生蔓延,文牍主义的泛滥,使企业遭遇到第四次重大危机,即所谓“活力危机”。这时企业已经比较稳定成熟,企业内部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开始注意关系和权力的平衡,讲究程序和地位,通常有能力、有个性的人会因为不堪忍受僵化的程序和文化而选择离开,企业会慢慢丧失活力。这时候必须通过创新和学习,开辟新的事业,引进新的人才和文化,企业才能继续发展。

  第五阶段 创新驱动

  当企业继续成长壮大,单一企业发展到了极限,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或者开拓新的事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然而在企业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说不清的危机,统称为“未知的危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的规范化建设也要经历如下的一个历程:在企业初创或成长期,由于人员少、业务规模小,管理的复杂度小,而且业务快速发展,变数很大,因此,这时候往往没有什么流程或规范,仅凭管理者的脑子或者大家的简单约定,利用一些简单的辅助工具,就可以实现良好的运作。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靠彼此之间一事一议式的“磨合”,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建立明确的流程、规则、制度,把它们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然后不断进行摸索、完善,不断进行优化。更进一步,企业需要利用集成的管理系统软件,诸如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管理管理(CRM)等,来将这些业务流程“固化”,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建立一个运营管理的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