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走出创新误区
创新,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新的创造思维和活动。
国内某大企业的一句名言是“创新就是生活”,这确实是一句符合企业实际的理念。但如果心态浮躁,为创新而创新,制造概念,忽视本质;或者不顾自身资源限制,盲目创新,甚至违背市场规律,错误定位,那就步入了创新的误区,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会给企业设置障碍,甚至是灭顶之灾。中小企业的创新误区目前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对“创新”概念存在以下误区:
一、喜欢跟风,盲目创新。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造就的大量诱惑与一夜暴富的神话,留给很多人“金钱如山,机会如云”的幻想。加之一些孜孜不倦地指挥着别人该如何行走的所谓“学家”们,有“中小企业要人无我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会有出路,要善于发现市场空档出奇制胜”的“教导”,自然让陷于困顿的中小企业深信不疑。
二、违背规律,定位错误。新疆一个生产葡萄酒的企业老总深知自己的实力远远不能与张裕、王朝、长城等行业巨头相抗衡,但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这几个行业巨头都没有涉及高价位的红酒领域。他心中一阵窃喜:这不是人无我有的突破点吗?在一阵紧锣密鼓地筹备后,他们推出了高价位的红酒,但一进入市场,企业很快就陷入了周转不灵。他没了解到,此价位的红酒完全是洋酒的天下,虽然洋酒在国内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洋酒比国酒好的观念根深蒂固,贸然介入自然危机重重。
创新,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新的创造思维和活动,创新的特点贵在“新”。创新是一种革命,它不是对已经不合时宜的旧事物的修修补补,而是突破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变。创新是一个干事业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真正的创新必须走出几个误区:要走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误区;走出“这不合逻辑”的误区;走出“轻车熟路”的误区;走出“要避免模棱两可”的误区;走出“犯错误完全是一件坏事”的误区;走出“这不是我的领域”的误区;走出“别傻了”的误区;走出“我没有创造力”的误区。
知识帮助我们走出误区
一个企业要生存,它的第一推动力或者企业的主体应当学会如何生存。这是指企业家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挑战,进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除此之外,企业家还应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手段,贮存知识、信息,把主要精力用到知识的整理筛选、考察分析,从而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在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也使不少企业面临着大量理念超前、管理先进、运作经验丰富的外企进驻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广东的企业家们也正忙着为自己“充电”。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的“中国CEO(总裁)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落户广州。据了解,“CEO创新班”的开设,受到广东企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欢迎,不少企业的CEO和高级管理人员都纷纷报名参加学习。
“CEO创新班”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介绍说:“一是我们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作为全国著名管理教育基地,我们的师资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流专家、教授,例如‘十大策划人’余明阳博士、‘四省一市’经济顾问孟宪忠教授等。另外,我们还首家引入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模式,注重案例分析、实战模拟、企业诊断与实地考察。二是我们开设的课程较为经典,主要包括转型期企业战略管理、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等。另外还安排多场涉及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报告会。”
王方华说,广东地处沿海地区,市场比较活跃。广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广东的企业经理、老总们通过上海交大等强师培训,能够满足自身的“充电”需求。在广东办班能给广东的企业带来以下新知识:一是系统的现代管理知识,借鉴成功的案例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决策力;三是建立企业与有关部门的高级人际网络,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四是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咨询服务。总之,我们的宗旨是:花小钱,用少量时间,学到最实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