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经理培训课程40亿美元蛋糕惹人馋
上周,英国《金融时报》发布全球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年度排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39位,居亚洲第一。在亚洲,提供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著名商学院还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来自中欧的专家表示:目前中国高层经理培训的市场价值为2.5亿美元并在不断增长,到2006年,这个市场的价值将达到40亿美元。
商学院收入主要来源
业内专家表示:对商学院而言,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高层经理培训课程,而并非 M BA。在美国,来自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收入要占总收入的60%~70%。而在中国,这样的课程还只是刚刚起步,即便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也没有超过1/3。
但这一领域正在迅速膨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前任教务长 Wilfried Vanhonacker认为目前中国高层经理培训的市场价值为2.5亿美元并在不断增长,到2006年,整个市场的价值将达到40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这个领域的发展也是势不可挡,有专家称:“狂热的商业全球化步伐使高层经理培训市场成为商学院有利可图的课程项目。这对很多商学院而言意味着面包和黄油,因为它们的旗舰项目 M BA仅仅做到盈亏平衡。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高层经理培训市场价值达3500亿美元。”
引发国际性竞争
眼下,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了这个正在膨胀中的市场。一位中国本土商学院的教授表示:“9?11以后,美国商学院的收入减少了30%~40%,很多国际性商学院把触角伸向了中国,对中国的高级经理培训课程虎视眈眈,有的正准备在中国设点。”
国内一些商学院也开始开拓这一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部副主任刘涌洁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清华和北大发展势头很猛:清华与哈佛进行合作,起点很高;北大吸引了大量国企管理人员--中欧的学员多来自外企。香港背景的长江商学院因为资金实力雄厚,发展也非常迅速。另外,一些外资的咨询培训公司也开始在这个领域拓展。 但是,刘涌洁指出高层经理培训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师资匮乏,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是一回事,但很多商学院是由经济学教授讲微观的管理问题;教材的适应性,很难获取本土案例,因为民营企业普遍不愿意讲述企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第一桶金”的来源;教学方式缺乏互动;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无序;大多数国内企业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学员的素质很高,但学位导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