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就业要紧扣市场要理性

中青在线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也是就业压力较大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者,就业的过程同样也是自己的愿望同市场的需求相互碰撞,相互选择的过程,这一点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同,也使许多同学在面临就业选择时更加理性。 

  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的应届毕业生江发林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于是就考虑对自己重新定位,今年三月他在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看到了郑州市金水区委组织部的招聘信息,就主动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在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优厚的物质条件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能否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样成为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李先锐就业选择时,被许多大城市提供的高薪职位单位选中,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西藏的一家公司。 

  毕业生就业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校则广泛征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尽可能多地为毕业生提供服务。北京大学专门设立了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由于非典的影响他们还新近安装了远程面试系统,专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提供方便。毕业生找到接收单位后,还存在着适应新岗位的过程。198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杨杰就经历过几次重大选择,他毕业后被分到国家部委工作,几年之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然后又来到一家大公司工作,之后,他又离开了高档写字楼来到一家小的高新技术公司,开始了自主创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给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国家就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刘大为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教育部、各高校及有关部门也在为大学生就业积极创造条件。教育部5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广泛收集并发布需求信息,在符合疫情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小批量、多批次、灵活多样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在6月中旬举办“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届网上招聘周”活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已经开通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信息网”,加大对毕业生和企业的中介力度。相信这些措施都将有力缓解就业压力。 

  刘大为认为,高校毕业生和家长应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确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他说,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锻炼,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和其他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都不失为适当的选择。只有把个人就业希望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就业天地才会更加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