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如何破除企业的“成长天花板”?(一)

粤港信息日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长不大”已经成为一个困扰企业主的难解之谜。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壮大,但大多数企业则面临着“长不大”的困扰。甚至有为数不少的企业表演了“高台跳水”--企业飞速成长,然后是失去控制,分崩离析。那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企业寿命的延长呢?
 
  困扰企业“长不大”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成长乏力:很多中小企业即使侥幸逃脱了早年“夭折”的厄运,但成长速度非常缓慢,有些企业甚至一直维持着一个“小公司”的状况。

  分裂震荡:在每个行业中,都有一些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但它们一旦有些规模,有能力的业务骨干就可能带着客户资源、市场资源和核心技术或产品,以及其他一些骨干离开自己单干。

  高台跳水:有些企业能够抓住一些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但随着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企业管理开始陷入混乱,失去控制,最终快速崩溃。

  将企业的成长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成长天花板”和潜在的危机,需要不同的驱动力量来引领企业渡过难关,不断挑战成长极限。

  第一阶段 机会驱动

  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依靠好的创意或凭借一些关系得到一个机会而成立。这一阶段的企业其管理重点是获得利润,只有获得足够的利润,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企业组织相对简单,人员和业务规模都比较小,主要靠的是领导者或合伙人的个人魅力,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创业者均能应付,不能成功应对的企业就会“夭折”。 

  第二阶段 业务驱动

  这一时期的企业已经开发出自己的产品,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时候,需要引进“能人”,不断将业务扩大。此时,随着人员不断增加,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管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适应这个变化,就会出现第一次的重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