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职场 ABOUT LEBOWIN
News

金领富翁老板 他们为啥还上学?

申江服务导报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在企业里,他们被称为“老总”;在社会上,他们被叫做“金领”;公司眼中,他们是“得力干将”;旁人口里,他们是“富翁老板”……他们作为各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耀眼的光环上被加以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头衔称号,而现在,他们又多了一项时髦的头衔,那就是--学生。

  他们有钱有闲有地位,为什么还要重上学堂读书呢?他们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提升自己,还是只为扩大交游,建立一个“富人圈”?本报特别赶到中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国际化商学院,亚洲最好商学院之一的中欧商学院(CEIBS)一探究竟。

  只有一个身份--学生
  赵增川先生 京华创业集团董事长EMBA01级毕业学员

  在两年前,赵先生萌发了再学习、再进修的想法,其直接原因就是:作为企业的高层人员、决策者的他在面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时,意识到了自身的领导思想和企业理念的局限。所以,他选择修读EMBA,通过借此来改变和更新自己的思想、推动将来的工作。

  经过两年的学习,赵先生最大的收益是--“思想的改变”,他说这也是修读EMBA的价值所在。在CEIBS学习是对每个学员自信心的考验。首先,你会发现在你周围的同学中“富翁”不乏有之;“领导”比比皆是。可以说,到这里学习的学员们都是各方的精英,但是一旦踏进教室,每个学员又都是平等的,都只有一个身份--学生:一样要按时上课、参加小组活动、参与讨论;一样要认真诚实、不欺瞒、不作弊。其次,当你开始接触课程时,你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思想的落后。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和传达的理念都是对以前的自身的局限和单一的思想的冲击,也就是在这种新旧思想的不断碰撞和融合中,才完成了“思想的改变”。赵先生表示,学习EMBA的过程是一种坚持,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毅力上的,这才是学习所带来的真正的获益之处。

  徐先生 某外资企业副总裁

  打碎瓶颈的阶梯

  徐先生是从事营销方面工作的,其实在来参加招生咨询会前,他已经打定主意来修读EMBA的课程了,这次只是想来多了解和咨询一些情况的。而且,他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再深造,亲自陪同前来。徐先生说,随着职业生涯的推进,自己在现阶段遇到了“瓶颈”。这种“瓶颈”并不是指在目前的工作和业务上遇到了困难和阻碍,而是自身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面临的知识上的不足和战略意识上的匮乏,这也是他打算来这里学习的原因。

  其实,早在1998年,徐先生的同事就上过了EMBA课程,在而后的工作上,他的同事很快能够学以致用,让人明显感受到了思路的创新和理念的突破,可以说效果相当的好。所以,在那时,徐先生就有了深造的想法。但是当时的他还没有遇到“瓶颈”的问题,而今,自己正好可以把握住这样一个遭遇“瓶颈”的契机,再度“自我充电”,寻求突破。说到即将要与之共同学习的“同学们”,他并不担心,因为他认为不管每个人的身份如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讲求的是一个“真诚”,只要真诚相待,同学间的相处一定会很愉快融洽的。

  对于有些人所谓的“成功了,还要学习吗?”的疑问,徐先生认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种学习是不分年龄和身份的。当然,他现在的学习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一张文凭了,感受学习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对两年后的学习成果的预想是:自己可以在领导和管理体系上有个新的认识,在部署业务战略上有更广更长远的眼光,可以独立引导一个项目的进行。

  他强调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与国际接轨,通过中外资深老师的共同教授来启发思想、紧跟潮流,这也是现在许多像他一样遭遇“瓶颈”的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谁先转变思想、突破“瓶颈”,谁就在商场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