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你的锋芒
近日看见一则招聘广告词说“你有锋芒,为什么深藏不露”,思之不禁哑然失笑。我怕它误导了天真的人们,所以我将我的一段经历写在这里,供大家引以为戒。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一家国有大型新闻媒体下属一个部门的期刊编辑。这家国有新闻媒体聘用的外聘人员远比正式职工多,大家都把正式员工和外聘员工分为体制内、外人员。虽然我们不能象体制内员工有分房、奖金等等福利,就连医疗、养老等保险也没有,甚至坐班车也要等正式职工坐好后才能上车。但这里的工作几乎是靠聘用人员在运转。
已年过不惑的我分外珍惜这份工作。我起早贪黑,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以我这等阅历的人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对事物的理解去选编、加工稿件。为了尽力拓宽稿件来源,我经常从人家看过挑剩下的稿件里发现好稿子,经过精心编辑加工成很好的文章。使刊物的内涵丰富、格调高雅起来,又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一些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适度的关注,恰到好处的报道。很快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一年之中刊物的发行量竟增长了三倍。第二年,发行量居然又翻了一番还多,刊物引起了读者的好评,扩大了影响,自然上缴的利润也大大增加了,而整个编辑部不过是我和另一名大学刚毕业的女孩两个人,我们的工作甚至引起了更高层领导的注意,平时很少来这个部门的领导专门来看我们,鼓励说我们的工作很重要,不仅是这个部门的成绩,也是这家大型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和成绩云云。
这个部门还有另一份刊物,是由退休后返聘的前任主编在负责。这份刊物的编辑都是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正式在编人员,他们的刊物页数要比我们少一半,字号又大,所以工作量要少的多,可是他们的人却比我们多。就在我们的刊物发行节节上升时,他们的那份刊物却由于选题保守,意识陈旧,发行量不断下降。于是,主编要求我们在编本刊同时,也向那份刊供稿。我们并没有注意到我们周围的气氛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次主编就一篇文章要求每人改标题而后评选,结果一致公认是我改得最好,我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前主编和另几名体制内编辑那难看的脸色。后来和我一起工作的女孩终于忍不住问我:“他们为什么那样看着我们?”我隐隐约约的感到这恐怕不是什么好现象,我知道老主编在这里有很深的人脉关系,主编老婆的工作是他给安排的,发行主任是他介绍来的,另一名正式在编编辑是他女儿的同学,也是他安排来这里工作的,……不过因为太忙实在没工夫去注意,再则我想工作做好了,真正得益的是他们,我们是外聘人员,提拨、晋升、评职称都与我们无关,这他们应该是知道的。
为了这份工作,为了我正在上学的儿子,我在拼命完成编辑工作之外,还承揽了办公室几乎所有重体力活,连给饮水机换水罐都是我们保留节目,献血也是我去;我还开车接送主编和他的家人,乃至他南来北往的客人;前主编家装修,我陪着他和他的夫人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家装市场;下班我还要送一位编辑回通县的家,有一次儿子因为忘了带钥匙,当我很晚才回到家时,他还在外面等着我,他脸上挂着的泪珠不由使我一阵心酸……。而每逢年节,我要把单位发给体制内人员的年货挨家挨户送完,虽然这并没有我们外聘人员的份儿。
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那注定的结局,当我被告之被辞退时,虽感到突然但又似乎早有预感,我要求给我一个理由,主编红着脸嚅嗫半晌说你太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了。我说这是理由吗?主编反问,非要什么理由吗?……事后有同事悄悄打电话问我,“你知道为什么辞你吗,就是因为你一切都做得太好了。你这叫锋芒太露”。
虽然我心里充满了愤懑,但我还是要告诉大家,请深藏你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