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可以这样安排
企业COACH世界
猎头职场
2011年08月01日
2005年2月底3月初,公司管理人员参加了电讯盈科提供的“人员管理”的培训,作为组织者,我留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细节一:充分准备讲师的辅助材料
在整个课堂上,我很少看到讲师去板书,大多数情况下,他只需要去翻页(教务事前按顺序在白板上夹好了辅助材料),这样,有限的时间被高效的利用起来,而且,避免了讲师很多时候板书背对着学员,学员注意力分散的状况。学员的眼球一直被讲师的辅助材料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
细节二:海报夹(活页板)为什么要这样多
培训前做教务准备的时候,电讯盈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除了讲师使用的白板外,根据分组的情况,一定要给每个小组配上海报夹,当时,我还纳闷,要得了那么多吗?
培训中才发现这样做原来是有很多方便的:一是各小组讨论时,利用白板可以很好的归纳意见,且小组可以同时讨论,既方便又互不干扰。二是,小组的白板也是讲师的“移动的白板”,讲师不必要一直站在前面的白板旁边,他可以放心走下讲台,走到学员中间,想写身边就有白板,摆脱了过去讲师走下讲台到学员中间后,想写东西又要急匆匆返回讲台的尴尬,而且,据我几天的观察,这样间或的移动,会让各个小组的学员既感到受重视又感觉到新鲜,是不是呢。
细节三:参观式回顾技巧
培训共三天,每一天里,每隔一段时间,我看到电讯盈科的教务人员都会把讲师讲过的辅助材料,归纳的学习要点,学员讨论后形成的结论等内容,及时从各自的海报夹上取下来,然后按顺序张贴在培训室的墙上,几天下来,周围的墙壁几乎贴满了,中间休息时,我问香港的教务人员,这样做意义何在,她告诉我----创造氛围----学员可以在课间休息时来这里看看,使学员的话题最大可能的集中在这次培训内容上,厉害吧。更厉害的还在后头,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这个谜底才揭开----在讲授完最后一个章节后,讲师让所有的学员起立,然后跟随他走向教室的墙壁,从第一天的第一个章节开始,一起来看墙上贴的内容,师生们就这么边走边看,边走边问,直到最后一张。在最后一张画前,讲师宣布了本次培训结束。
作为组织者的我,远远看着这组人群的移动,似乎已经忘了这是一场培训。因为它更像是一次参观,或者说在培训师和教务人员的精心设计下,它成了一次参观。而这种形式的学习回顾,它的效果是使参与的人员又一次回到了三天培训中的某个时段,宛如时光倒流,这样的记忆一定深刻。我个人认为要比老师在讲台上再念一遍所谓的“要点‘好得多。
如果你是个讲师,如果你组织培训,以上技巧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