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市场新的活跃期
工资增长为培训市场提供强劲动力
据北京市统计局上周发布的信息显示,2003年北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312元,在京、津、沪、穗、渝五城市中工资增幅最快,达15.8%,居五城首位。
通常情况下,工资增长必然带动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尽管去年北京人的教育支出尚无数字显示,但从这几年的走势不难看出其增长的势头。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去年对1997年—2002年城镇居民的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在年人均教育支出金额、教育支出在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两方面均居全国榜首。与广州、上海等其他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相比,北京市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额中教育所占比重最大,高达49%,2002年达880.5元。据分析,教育支出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杂费继续提高;二是目前居民业余学习的内容和就学者的年龄范围日益扩大。在教育支出中增速最快的是成人教育费用支出;三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参加培训学习和购书自学者增多;四是市场适应各类年龄段学习的需求,推出形式多样的教材和音像产品,且价格不菲。
随着北京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学习,这无疑给培训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人口结构与就业市场的变化推动培训需求
北京市统计局2月公布的《北京市2003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显示,北京外来人口总量已达409.5万人,比2002年增加22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5到39岁的年轻人占78.1%,外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对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绝大部分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占总数的57.8%,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外来人口仅占总数的4.2%。
一方面是来北京发展的外省市人才和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北京的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技能和能力素质的要求与日俱增,两者的矛盾均需通过对口的培训得到解决。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就业竞争的加剧,职业压力的加大,都将迫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
本市加大技能人才和失业人员培训
今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为“职业培训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根据全市目前技能人才的现状,制定出一系列办法,推出一系列活动,要将技师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市劳动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今年本市要启动“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并着手打通统一标准、自由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力争今年在原有的技能人才数量上新增加4000名新技师和15000名高级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我市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的矛盾,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介绍,今年本市一半失业人员将接受定岗培训,定岗培训将结合首都经济的增长点和城市建设、社区就业岗位开发,逐步形成“市场引导、政府协调、网络支持、机构合作”的社会化职业培训运作体系。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的培训机构将根据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定岗培训协议,综合考虑培训的合格率、生源的流失率等因素,向社会公开发布培训信息。失业人员根据培训机构发布的信息,在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街道、镇社保所指导下,自主选择定点或招标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对用人数量较多、用工标准明确的,可组织自愿报名的失业人员在培训前与用人单位进行供需见面洽谈,签订用工和培训协议。